课题名称:健康知识与健康教育学习教案
教学对象:北区办社区全体居民
活动目标:
一、掌握整体健康观概念以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促进个人或群体自愿形成健康行为,进而通过行为的改
善来预防疾病
活动流程:
第一步:学习整体健康观概念
追求健康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奋斗的目标。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也随着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转变。
整体的健康观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表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整体的健康观特征:1.突破了“无病即健康”的狭隘的、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观。2.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范围,把人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和健康联系起来,强调健康的多维性。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行为与生活方式。
第二步: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概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一、确立健康信念、提升对待健康态度: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改变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无保护性行为等),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健康行为(如经常锻炼、定期体检等)以及遵从医嘱行为。日常生活中,应对疾病威胁有准确感知、以及对疾病后果严重性有准确认识、耐心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提升对待健康态度,采纳促进健康行为的关键,给自己和亲人健康快乐的人生。
二、确立健康生活方式:
1.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过如下总结:
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 8%医疗因素 + 7%气候因素
由此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是新兴起的个人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主动性在人们自己。生活方式管理的观念就是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2.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⑴精力充沛;⑵处事乐观;⑶睡眠良好;⑷使用能力强;⑸能抵抗一般疾病;⑹保持标准体重;⑺眼睛明亮;⑻牙齿完整;⑼头发有光泽;⑽肌肉皮肤弹性好。
心理健康的五条标准:⑴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⑵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⑶热爱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⑷善于忍让,待人宽厚,遇事不斤斤计较;⑸能冷静对待欢乐与忧伤等突发事件。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接受学习人员能够掌握整体健康
观的概念,确立自己的健康信念,提升对健康的
认识和态度,根据自身状况确立适合自己的健康
生活方式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参考资料:《社区健康教育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
卫生学院 任晓晖
“健康教育” 百度百科
“健康信念” 百度百科